2024 年概览

2025年03月30日

小小迟到 3 个月。

 

读过的书

24 年阅读量大幅下跌。豆瓣标记了 30 本,读库一点没读,阅读时长掉到了 160 个小时。

推荐几本我觉得还不错的书。

人物传记

2024books1.png

2024books1.png

当我困惑时,我就会想知道历史上厉害的人,在面临困惑的时候会怎么做。今年读过的这几本书,还真找不到什么联系。

达芬奇是个天才,梵高是个精神病人。他俩放一块,倒让我想起了维特根斯坦的样子。

达芬奇诠释了什么叫「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心」。他画画,和米开朗琪罗互相看不起;是个技术流,研究光线、透视,玩解剖,既解剖动物也研究人体;发明城市防御设施,和人类起飞装置;观察鸟类的形态结构。

 

这是他的一页手稿记下的 Todo

  • [计算] 米兰及其郊区的尺寸
  • [寻找] 一本关于米兰及其教堂的书,可在通往科尔杜西奥路上的文具店买到
  • [探究] 科尔特韦基奥(公爵宫殿的庭院)的尺寸
  • [探究] 卡斯特罗(公爵宫殿本身)的尺寸
  • 请算术大师向你展示如何求三角形的平方
  • 请法齐奥先生(帕维亚的医学和法律教授)向你讲解比例
  • 请布雷拉修士(米兰本笃会修道院的)向你展示《论重量》(一部中世纪力学文本)
  • [与] 炮兵贾尼诺交谈,了解费拉拉塔是如何在没有枪眼的情况下建墙的(没人真正知道达芬奇这句话的意思)
  • 向本尼德托・波蒂纳里(一位佛罗伦萨商人)询问他们在佛兰德斯是用什么方法在冰上行走的
  • 绘制米兰
  • 向安东尼奥大师询问迫击炮在白天或夜晚如何放置在棱堡上
  • [检查] 马斯特罗・贾内托的十字弓
  • 找一位水利学大师,让他告诉你如何以伦巴第方式修理水闸、运河和磨坊
  • [询问] 乔凡尼・弗朗切斯科大师承诺给我的太阳测量结果
  • 试图获得维托洛内(一位中世纪光学文本作者)的著作,它在帕维亚图书馆,内容涉及数学

从世俗的眼光看,文森特梵高一生都是个失败者,东一棒头西一榔头,亲朋好友都因为受不了他而远离。但他有个好弟弟。弟弟提奥成为了印象派画家们的大金主,弟弟负责给哥哥提供生活费,他以提奥哥哥的身份和画家们交往。高更搬过来和梵高同居作画,也是因为提奥提供了大面额的支票。

梵高是个悲剧性人物。1885 年他 32 岁时有了第一个作品,1890 年就过世了。生前,他的画作无人问津,有画却卖不出去,只能靠弟弟的接济度日。他精神不稳定,用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,吓跑了高更;给自己开了一枪(无人知道是否自杀),住进了精神病院,留下了《星空》。

然而我一个人精神世界贫瘠的人,却永远能从画作里看到,他对生命最炽热的期盼和追求。

vincent.png

vincent.png

至于苏轼传,先不谈苏轼,聊聊他的作者李一冰。

一冰先生因不公正的待遇在 56 岁入了狱,在 4 年的的服刑期里,他将苏轼的两千多首诗背的滚瓜烂熟,出狱之后开始撰写这本苏轼传。

全书最动人的莫过于《黄州五年》。苏轼 44 岁时,在湖州任上被指控以文字诽谤君上,贬到黄州。他亦很焦虑,但初到黄州看到满山的竹林,还是忍不住写下了:

 

长江绕郭知鱼美,妤竹连山觉笋香。

 

在黄州的日子,大体是这样的。无聊,找点事干。闲逛、钓鱼、研究怎么把鱼做好吃;如果有好友来访,喝点小酒、游山、泛舟、写诗;没人陪,就自己满城的跑,和农夫、渔夫交朋友。后来实在没钱了,但要养活一大家子,便脱下长衫,动手种田、采桑,号东坡建雪堂,虚心接受农家的建议,「农夫告我言,勿使苗叶昌」。

中年遭逢大难。但生活嘛,不就过了今日过明日。

 

历史

2024books2.png

2024books2.png

读历史的过程,就是不断驱散迷雾的过程。读一本历史书源头的冲动,就是在好奇 —— 他是怎样的,如何成长到今天。

过去我对于新疆的想象,仅仅是风光、沙漠、和异域风情。往过去找找,便是汉的西域、和唐的统治。有心人捋一捋,便会发现中原王朝对于西域地区的影响力,应该并没有那么大。

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是继承自清朝的。从地缘上看,这里是欧亚大陆腹地,天山南北分别是绿洲农业和大草原,不仅是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交融的地区,东方与西方文明也在这里碰撞。于是形成了多民族、多宗教、多政治势力的一个复杂地域。从《维族历史》了解古代新疆,从《新疆五十年》了解民国到新中国成立的近代新疆发展。

 

《隳三都》是这几年读过最漂亮的一个历史叙事,他不同于一般历史著作的平实,而是具有小说般的画面感和宿命感。两宋的历史,是挨揍的历史,先是辽,后是金、蒙古。作为挨揍方,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,导致揍人的一方换了人。因此金灭辽、蒙古灭金,都很耐人寻味,而这两次,宋其实都有参与。

这本书以金为主角,讲述了蒙古灭金的过程。宋在对抗游牧民族的过程中,尽是软糯表现。而金,是游牧民族对抗另一个游牧民族,是实打实对抗到底、站着死的。有一年宋前往金国外交,宴席中比武射箭,然而谁能想到,金大败。《隳三都》以这个画面,开启了故事的序幕。

 

去年还有一本谈写作的书,提到最漂亮的选题是以小见大。从一个小点出发,讲的透彻、深刻,而不是选择大而全。

《康熙的红票》是这么写的。话说康熙帝,曾经给欧洲的教皇写过一封信。怎么操作呢,他要求所有从广州要回到欧洲的商人,都给他捎上一封信,带回欧洲大肆传播。信上说,我派回欧洲传达我指令的传教士,怎么一去十几年没动静,是不是给我扣押了?教皇看到后吓得不得了,赶紧派了正式的使团,前往大清向康熙解释清楚。哈哈不仅康熙和教皇通过信,还和彼得大帝通过信,这里都有讲述。

实际上这是一本相当专业的关于《传教士在中国》的研究,选中这个巧妙的切入点,让整个叙述都好读且有意思多了。

 

我的小猫文森特

大概 8 月多文森特到家。他来自隔壁花店,是老板家猫咪生的,7 月 1 日,和建党同一天。那时我刚好在看《梵高传》,便叫他文森特。我还预留了想法,若再养只小猫就叫提奥,刚刚好。

刚到家时一个多月,巴掌长,小小一只,奶里奶气的。现在已经 10 多斤的大猫了,每天早上踩着我肚子,疼得很。

晚上他格外精神,满屋子跑酷,早上醒来后得找找桌子上少了啥,比如耳机、笔或者什么。我一度怀疑他白天睡了很久,周末好好观察过几次,摊成了一个长条、随意伸展,睡得舒服劲让我都羡慕。

多一个家庭成员,就是多了牵挂。他很会蹭蹭腿蹭蹭手撒娇,晚上失眠睁眼就能看到他在盯着我,上厕所就是不叫他也会跟过来当保镖,每天下班回到家他都喵喵喵叫个不停。再过几个月就一周岁了,得找时间让他和弟弟说个拜拜,哈哈。

 

2025

看看我 25 年的 3 月,懒散的状态是自由落体式的。我看了小说、去了香港、买了相机,却没有写下一行代码、一个字、拍一张好看的照片。

我正在进行弥补,在 30 日赶紧写完、3 月 2 日就写完第一部分的关于 2024 年的概览。

 

我在 24 年最后的 2 个月,第一次获得了使用 AI 的体感,这殊为不易。一个人变得丑陋,来自于「见多识广」下、不再热血。我总算获得参与到 AI 时代的一个小小船票。

对我来说,AI 让一切从想法到落地的可能性,变得更清晰、更可信。当然,这也需要更多投入和勤奋。